大雪压青松,青松挺且直,欲知松高洁,须待雪化时.作者是谁
谢邀。形容人性格的诗词一般语文上托物言志的比较多,就是歌颂物体,常见的多是表达自己品行端正志向高洁倔强坚韧等。常见的意象有:松、竹、梅、兰、菊等。例如:
松: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
挺拔坚韧,不屈卫士。
大雪压青松,青松挺且直。
要知松高洁,待到雪化时。
——陈毅《青松》
竹:虚心坚强,谦谦君子。
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
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——郑板桥《竹石》
梅:斗霜傲雪,战斗英雄。
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
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
——王安石《梅花》
兰:幽然超脱,遗世独立,空谷隐士。
孤兰生幽园,众草共芜没。
虽照阳春晖,复悲高秋月。
飞霜早淅沥,绿艳恐休歇。
若无清风吹,香气为谁发。
——李白《古风》
菊:历风霜而自得,高洁贞烈。
零落黄金蕊,虽枯不改香。
深丛隐孤芳,犹得车清觞。
——梅尧臣《残菊》
除此之外托物言志的还有很多,像用莲藕“出淤积而不染”自比,或有名的《石灰吟》自比,等等等等。
若是真的形容人性格,不用比喻,也有,如:
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
——李白《将进酒》
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。
——谭嗣同《狱中题壁》
封侯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。
——戚继光《韬钤深处》
说着说着差点把林则徐那句诗打出来了。。。
个人见解,仅供参考。
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
1、嘿,朋友们,今天咱们聊聊“大雪压青松,青松挺且直”这个标题啊!它其实是陈毅元帅的诗句,意思是大雪重重压下来,青松却一点不弯腰,照样挺拔笔直,象征那种不屈不挠、迎难而上的精神。
2、想想冬天场景吧:大雪纷飞,树枝都吱呀作响,可青松呢?它就像个硬汉子,根深扎地下,叶子绿油油的,顶着厚厚的雪层,顽强地挺立着,丝毫不退缩,这种自然奇观,真是让人佩服!
3、引申到生活里,咱们谁没遇到过“大雪”?比如工作压力山大、学习考试难倒人,或者健康问题突袭,这时候,学学青松的态度:别抱怨,稳住心态,一步步扛过去,历史上例子多着呢,像邓小平同志在文革中被批斗,但坚持改革,最终让中国崛起,这不就是青松精神的翻版吗?
4、提醒大家:人生路漫漫,风霜雨雪少不了。保持坚韧和乐观,别轻易趴下——大雪压顶时,挺直腰杆,你也能像青松一样,活出个精彩样儿!加油啊!
相关问题解答
1、这首诗的作者是谁?
答:哈哈,这诗我可太熟了!作者是咱们的开国元帅陈毅呀~1960年冬天他写了组诗《冬夜杂咏》,其中这首《青松》最出名,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,陈老总用青松比喻中国人民的坚韧,现在读来依然超有力量感!
2、"大雪压青松"到底想表达啥?
答:我理解啊,这就像我们遇到困难时的状态!你看前两句"大雪压青松,青松挺且直"——表面写松树被雪压弯还硬撑着,实际是说人在逆境中更要保持骨气,后两句"欲知松高洁,须待雪化时"超妙,意思是真金不怕火炼,等困难过去才能看出谁是真英雄!
3、为什么现在网上经常看到这首诗?
答:刷到过对吧?我查了查,主要有三个原因:一是冬奥会期间被翻出来赞美运动员(毕竟有"雪"嘛);二是疫情期间很多人用来自勉;三是短视频平台带火的——配上暴风雪里松树的画面,再打个"加油"字幕,点赞量嗖嗖的!
4、最后两句有其他版本吗?
答:还真被你问着了!我扒资料时发现,有些老版本写成"要知松高洁,待到雪化时",意思虽然一样,但陈毅原稿确实是"欲知/须待",可能因为"欲知"更文雅,"须待"比"待到"更有迫切感吧~不过现在教材基本都统一用原版啦!
本文来自作者[采波]投稿,不代表华建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nxczy.cn/zshi/202507-222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华建号的签约作者“采波”
本文概览:大雪压青松,青松挺且直,欲知松高洁,须待雪化时.作者是谁谢邀。形容人性格的诗词一般语文上托物言志的比较多,就是歌颂物体,常见的多是表达自己品行端正志向高洁倔强坚韧等。常见的意象...
文章不错《大雪压青松,青松挺且直,欲知松高洁,须待雪化时.作者是谁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