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别的作词作曲是谁
《送别》是李叔同于1915年创作的歌曲。
谱曲:约翰·庞德·奥特威 ; 编曲:李叔同
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、美术教育家、书法家、戏剧活动家,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。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,担任过教师、编辑之职,后剃度为僧,法名演音,号弘一,晚号晚晴老人,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。
那女人作词那男人作曲
1、嘿,你听过标题《那女人作词那男人作曲》吗?这讲的就是音乐界那些超经典的创作搭档——女人负责写词,男人专攻谱曲,配合起来像跳舞一样流畅!这种组合在流行乐史中可不少见,简直就是黄金拍档的代表。
2、举个栗子,像Carole King和Gerry Goffin这对传奇组合,Carole写的词细腻感人,常捕捉女性视角的情感点滴,Gerry谱的曲旋律朗朗上口,他们一起创作了《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》等金曲,影响了好几代乐迷。
3、这种合作的优势超明显:女人的细腻情感让歌词充满故事性和深度,而男人的音乐天赋则打造出易记又动听的旋律,想想看,歌词像诗,旋律像魔法,结合一起才能直击人心,催生无数热单。
4、在现代乐坛,这种模式依旧火爆,比如在K-pop或华语音乐中,常有女词作者(如创作才女)和男作曲家搭档,作品常登顶榜单,成为爆款制造机,创作过程也超有趣——有时女人先写词,男人再谱曲,灵感碰撞出火花。
5、这种“女人作词男人作曲”的组合是音乐的宝藏,让好歌永流传,下次你听歌时,留意一下词曲作者栏,说不定就藏着这样一对默契搭档哦!
相关问题解答
1、"《送别》这首歌到底是谁写的?为啥说是'那女人作词那男人作曲'啊?
嗐!这歌可太经典了!作词是李叔同(弘一法师),他年轻时候留学日本,把美国作曲家约翰·庞德·奥特威的曲子重新填了中文词,不过“那女人”“那男人”这说法是网友玩梗啦!其实李叔同是男的,奥特威也是男的,可能有人误传性别搞出段子~
2、李叔同不是和尚吗?他咋还会写这么感性的歌词?
没错!但他出家前可是文艺青年天花板!留学日本学美术音乐,还是中国话剧创始人之一。《送别》是他1915年写的,那会儿还没出家呢,歌词里“长亭外古道边”的意境,据说是受他好友许幻园家道中落、离别时雪中喊他的故事启发。
3、原曲《梦见家和母亲》和中文版有啥区别?
原曲是奥特威1870年代写的思乡钢琴曲,调子特别忧伤,李叔同改词时保留了旋律,但中文词更含蓄,加了“芳草碧连天”这种中式意象,后来有人发现这旋律和日本校园歌《旅愁》也像,其实都是同个源头!
4、现在网上版本为啥有的写朴树唱过?和原版啥关系?
朴树在电影《后会无期》里翻唱过,哭腔版直接封神!但歌词第一句他唱成“长亭外古道边”,实际李叔同原词是“长亭外,古道边”有逗号,不过现在大家更熟朴树版本,算新时代的经典二创啦!
(注:结合了真实背景和网络常见疑问,用聊天语气拆解了知识点和梗~)
本文来自作者[冷长利]投稿,不代表华建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nxczy.cn/zshi/202507-133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华建号的签约作者“冷长利”
本文概览:送别的作词作曲是谁《送别》是李叔同于1915年创作的歌曲。谱曲:约翰·庞德·奥特威 ; 编曲:李叔同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、美术教育家、书法家、戏剧活动家,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。...
文章不错《送别的作词作曲是谁 那女人作词那男人作曲》内容很有帮助